13637026879

电缆耐温等J,在国标、美标、欧标中有何不同?

 在电线电缆的设计、选材、生产、销售过程中,往往碰到很多温度参数,如90℃、105℃、125℃、150℃等。这些参数在行业中的通俗M称都叫耐温等J参数,那这些参数是怎么来的呢?同是90℃的耐温等J的材料,为什么老化温度不一样呢?老化温度和耐温等J是什么关系?J缘允许的导体长期工作温度是怎么定义的?什么是温度指数?什么是材料的额定温度?硅烷交联料能满足125℃的耐温等J吗?

要回答上述问题,先要了解标准体系,因为不同的标准体系对耐温等J的定义是不同的。我们常见的标准体系主要包括UL标准,EN/IEC标准、国标与行标等。
由此可见,在UL标准体系中如果采用反推的方法可以这样认为:某个材料在某温度A℃下老化300天,其伸率变化率不超过0.5,再将温度A减去5.463,然后再除以1.02,温度B℃,即可认定此材料可以达到温度B℃的额定温度。这一额定温度,不是J缘层允许的导体的长期工作温度。因为长期工作温度中的“长期”实际上应该是电缆在此工作温度下的寿命,至少要以年为单位计算,如光伏电缆标准EN50618中,电缆的寿命设计为25年,UL标准中的额定温度一般会比导体的长期工作温度高。


▍短期老化温度

材料的短期老化温度,即我们平常在标准中常见的7天、10天等,如105℃的材料,老化条件为136℃×7天。那这和额定温度是什么关系呢?在UL标准中,短期老化的温度是靠材料的长期使用经验获得的,但也总结了一些方法来确认。如在UL2556-2007标准4.3.5.6章及附录D中这样确定一个材料的短期老化温度。先按照表1-1选择一个额定温度、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。如果按照上述条件测试的材料的老化后的伸率变化率大于0.5,则认定为此材料可以按照此条件来确定老化温度,如果伸率变化率大于0.5,则材料的额定温度和短期老化温度要下降一个等J。

返回顶部